党委宣传部
文件通知: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2020/09/24      · 大连市副市长温雪琼来我校调研    2020/09/01      · 大连市医保局局长邸树军一行来我校调研    2020/08/17      · 大连市科技局李大民局长一行来我校调研    2020/08/12      · 大连大学与大连市应急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0/08/06
 
 
 首页 
 部门概况 
 宣传动态 
 理论学习 
 连大文化 
 媒体连大 
 规章制度 
 文件下载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校园广播台 
 校报 
 
  连大日记
当前位置: 首页>>连大文化>>连大日记>>正文
连大日记第75期
2020-04-12 13:35 党委宣传部 

4月6日

此后经年,我将会怀念这段时光

人文学部文学院2018级 蔡晓晴

已经是四月份了,时间好像奔跑着流淌,在家里上网课已经一个多月了。最开始对着占满手机屏幕的软件满是抱怨,现在却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上学时是从明德楼走向博学楼,现在却是从腾讯课堂奔赴腾讯会议,好像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改变。

疫情当前,我们的生活自然有些不一样,但我想,这些变化也并非都是委屈,有些或许是平常所无法得到的。这段时间我们日日在家,少了平日外卖的丰富,却多了份妈妈亲手烹饪的温暖;多了些许的父母的唠叨,却也少了份异地求学的相思苦楚。这是一段漫长难熬的时光,但或许也是沉淀自我的好机会。我们虽少了外出和朋友聚会的次数,却也节省许多时间来供我们支配,平常可以多读些自己喜欢的书,周末亦可以同父母去家旁边的公园散心。这样长时间与家人相伴的“假期”我们不曾经历,随着我们长大或许也会越来越难得,那我们又为何不把这当成一种幸运呢?

我们舍去的小小自由,换来的是全家人的和美,换来的是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换来的是所有人的安心与放心。我们的生活不会因为疫情而被叫停,而是让我们更加学会在看似枯燥中寻得不一样的乐趣。与其每天看着变幻无穷的新闻焦虑烦躁,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充实自己的生活,珍视与生命相关的种种美好。蛰伏一冬,我相信我们成长的不仅是年岁,更是心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今天古代汉语课正好学到《诗经》的这一篇,我便想到外面的桃花是不是也开了?春色已到,但却因不得已好像还蒙着一层灰色,但我相信嫩芽已破土而出,我们也终将拨云见日。

4月7日

疫情之下彰显中国力量

附属新华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员 李明辉

回家,这个词对普通人来说,只是朝九晚五工作的结束,但对于我们这些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务人员来说,却是意义非凡。这两个字承载了我们在过去两个月中的艰辛与磨难,这两个字是我们努力前行的动力,是我们努力坚守的信念。

当飞机终于降落于机场,踏上家乡的大地,我被深深的感动和震撼。市领导亲自迎接,市民们夹道欢迎,交警以国宾礼护送我们去酒店修整,酒店也是最高规格接待,每日三餐均是家乡最好最有特色的饮食。我自问何德何能让家乡父老如此待我。有人说,这是你应得的,你是英雄。其实,我想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没有大连市后方的物资供给,没有单位保障家人的需求,没有武汉志愿者无私的奉献,没有为建设雷神山、火神山拼命工作的设计人员、建筑工人和保洁人员,没有为我们提供可口饭菜的工作人员,我们如何能顺利完成援助任务呢?这次疫情让我见识了中国人团结、坚韧的优秀品质,也让我见识了中国力量。国家需要口罩,国产汽车厂可以改做口罩;酒精不足,山东酒厂直接生产酒精;物资不足,全国都在援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以,我想说,所有在这次疫情中做出贡献的人,都是英雄,都应该被铭记。

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国际疫情却十分严峻,因为我们在抗击疫情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祖国需要,我们必定会重新披甲上阵,再战疫情。

4月8日

体验“云招聘”

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 吴晨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复工时间延迟,招聘高峰期延后,很多中小企业因无法开工而损失惨重,各个行业的求职岗位同比去年都有不小的降幅。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之路也遭遇了沉重的挑战。然而,“互联网+”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里,再一次的证明了自己,正在用这个时代的方式改变我们的固有传统,学校为了保证我们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第一时间完善了就业平台的求职功能,陆续开启了云招聘——在线投递简历、空中宣讲、空中网络双选会一应俱全。

怀着好奇和激动的心情,我参加了大连大学2020年春季高校大型线上招聘会。通过简单的注册登录,填写一份个人的详细信息,包括在校成绩、实习经历、奖惩情况等,系统会根据本人信息自动生成一份个人简历。不仅帮助了应聘者节约制作简历的时间,同时招聘单位也能够更高效的通过专业匹配物色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员工。

此次招聘会参会企业多为大连本地的中小型公司,但也不乏像沃尔玛、埃森哲这些较为知名的企业。进入网络招聘会大厅后,可以浏览与搜索参展企业与岗位,点击进入可以看到各个企业的具体招聘信息,包括硬性需求、应聘人数等一目了然。根据个人喜好,结合前期的调研准备,我向曼迪匹艾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英文学术期刊编辑这一岗位递交了申请。该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学者提供快速出版服务,目前出版英文科技期刊200余种,其中SCIE期刊70种。虽然竞争激烈,但是通过辅导员老师前期的就业指导,这项心仪的工作我准备的十分充分,对于争取面试机会我还是有着一定的信心。

在此之前,我也有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几场大型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但比起拥挤的会场,拥有更便捷的简历投递方式、更直观的企业信息的云上招聘显然能够让就业者有一个更清晰的选择。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云招聘或将发展升级为招聘主流。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能否经得起考验,还要求我们在丰富自己的学术知识的同时涉猎新的技术,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

全国抗“疫”仍在进行时,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我们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有忐忑、有不安,但是经历这样一场与众不同的校招季,更让我们信息学子感受到了自己正在肩负着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特殊的社会责任,青春不止,奋斗不息,坚信待春暖花开时,我们都能在逐梦的路上扬起风帆!

4月9日

援鄂手记

附属中山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员 杨帆

2020年的春节来的并不完美。1月上旬,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并迅速蔓延全国。面对未知的疫情,明显减少的人流量使得节日氛围少了往日的喧闹与繁华。疫情严峻之际,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纷纷响应号召,踊跃奔赴疫情一线。作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医生,我毅然报名申请加入大连驰援武汉医疗队。

接到通知

2月8号,元宵佳节,正值宝宝满月,特别的日子以及温暖、温馨的氛围一扫疫情带来的压抑。岳父还亲自下厨做了最拿手的饺子。但喜悦的氛围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临近晚饭时,我接到驰援武汉的通知,放下短暂的欢愉,取而代之的是我些许地紧张和满满地兴奋,以及来自家人的担忧。虽然早已取得作为同行的护士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她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未知前线的恐惧以及对自己丈夫安全的担忧。顾不上吃饭,简单整理行囊,发现妻子早已被泪水打湿了眼眶,一再叮嘱要做好自我防护。出发前,三口之家照了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张“全家福”,或许此时此刻的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团聚的意义和价值。

1小时后,单位集结完毕,科领导陪同我们一起赶往机场与其他兄弟单位驰援武汉人员汇合。到达机场后,市领导及院领导先后对我们进行了临行前的慰问、鼓励,在与同事、亲友一一告别后,带着领导的嘱托,带着家人的牵挂,我们陆续登机出发。

奔赴前线

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已是2月9日凌晨2点,坐上机场大巴,到达酒店已近凌晨4点。迅速洗漱入睡,虽然难以平复的紧张与兴奋早已掩盖了连夜赶路带来的睡意。一大早,当大家得知此次我们大连医疗队将要进驻的单位正是处在全国目光焦点的武汉市雷神山医院时,在感到任务艰巨的同时,那种油然而生的神圣使命感、荣誉感瞬间占据了心头。

由于医疗队抵达武汉时雷神山医院还处于施工收尾阶段,我们正好利用这个空档期,抓紧时间培训练习专业防护知识。在随队感染科专家对大家进行集中防护培训之后,我们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操练,从小范围训练到自我“居家”练习,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为了力求“零失误”,大家甚至常常练至深夜。经过反复强化培训与练习,队员最终熟练掌握了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忐忑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正式上岗的前一天,国家卫健委院感防控专家组的专家再次对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不仅使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与防护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让我们对战胜疫情有了充足的信心。

2月18日,我们所在的病房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简短的开科仪式后,“全副武装”的我们迅速各自就位,42位患者进入病区,大家开始了有条不紊地收治工作……

日常工作

作为雷神山医院B3病区一名临床医生,我主要负责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管理工作,包括接诊、问诊、查体;入院后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住院期间为患者定期安排相关指标检查,并在必要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新冠肺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特殊疾病,患者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受到严重限制,这对他们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尤其重要。通过定期查房并与患者保持沟通,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取得他们的信任及配合,最大限度的改善病情。渐渐地,我们与患者也建立了融洽的关系,除了是医患关系外,我们拥有了更多温暖的标签,是朋友,是兄弟,是亲人……

驻地生活

我们所在的驻地酒店距离雷神山医院约二十公里。酒店和医院之间设有往返两地的班车,除了上下班时间,班车会按需调度。对于这里的每个人,相信最放松、也最怀念的莫过于每天下班回驻地的班车时光了,或闭目养神,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可以不想,或望着车窗外的湖光山色、落日余晖下的湖泊湿地,或与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地聊着当天的头条或趣事。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场景,仿佛将我们带回那个纯真的校园时代……

在疫区,个人防护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即便你已离开医院。回到酒店,第一件事永远都是洗澡换衣,不管你有多饿,多累,多忙,都得放在清洁与消杀之后——确保切断任何潜在的传播风险。为了尽可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驻地医护人员都单独住宿,即便在休息日,队员之间也禁止聚集。50多天,微信群聊与视频电话成了大家最常用的沟通方式。

为了给医疗队员提供营养结构合理的饮食,武汉市政府特意安排了当地一家颇具实力的餐饮企业负责我们每天的餐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每一餐都搭配的妥妥贴贴,后厨还会偶尔给大家加餐热干面、三鲜豆皮、小龙虾等当地特色小吃,温馨而周到,他们总说“只有你们的营养健康得到保障,我们的健康才有保障!”

可爱的武汉人

来武汉的50多天,空荡荡的大街,两点一线的生活,病房之外,我们接触的武汉人并不算多,但也足以让人印象深刻。50多个日日夜夜,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阴天晴天,末班车永远都是最不想错过的。要说这些天和我们接触最多、最频繁的当地人,肯定是班车司机师傅。记得上班第一天,在将我们从驻地酒店送到医院并目送最后一位“乘客”下车后,司机师傅特意起身向我们深深鞠了一躬,在场医护无不为之动容。

记得在来武汉的第二天,我们医疗队来到驻地旁边的药店买药,结账时,药店老板无意间得知我们是外省驰援武汉医务工作者后执意免费赠药。在我们的再三坚持下,总价2800余元的药费老板坚持只收取2000元,并对我们驰援武汉不断表示感激!我们几次询问老板姓名也被他婉拒,还说道:“外省医护同胞那么远都赶来援助湖北、援助武汉,作为武汉当地市民,这只是应当应分的微薄之力!”老乡的这句话,给刚来武汉的我们带来了满满的感动与鼓舞。

当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对陌生病毒的恐惧,当大多数人对源源不断的医疗垃圾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来自不同社区的两位志愿者挺身而出,因共同的信念来到雷神山医院B3病区,承担起了这份被称为风险最高的工作。身穿厚厚的防护服,穿梭于隔离舱中的病房之间,义务清理医疗垃圾。非科班出身的他们或许动作稍显笨拙,但却可爱、可敬,而像他们这样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还有很多……

在武汉的这些天,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当地人的自律以及令行禁止的执行力。“封一座城,护一国人”,1月23日,为了遏制疫情的快速播散,一千一百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万众一心,封城令下,令行禁止。很难想象得到,平日里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立即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空城计”,在武汉近2个月的时间里,大街上看不到一个闲散人员,车辆也几乎销声匿迹。武汉市民克服艰难,不外出,不添乱,真正把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才使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如此迅猛的速度由“遭遇战”变为“歼灭战”。

今天,我已回到大连,并即将结束两周的隔离期回到工作岗位和亲人身边。这段援鄂生活必将成为我人生中非常珍贵的回忆,激励我更好地履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4月10日

十八线女主播养成记

建筑工程学院教师 孙峤

今天,周五。清晨从6:30的闹钟开始,今天是第n次做“主播”。7:30进入书房打开电脑,登录长江雨课堂,将上课二维码截屏发送至课程QQ群;8:05再次进入书房,带上耳麦调试设备,开启语音直播,开启弹幕权限;8:10,播放上课铃声,正式开讲。好一段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操作!谁又知道,若是时光流转到两个月前,“主播”可是与我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因为新冠病毒的影响,开启宅家生活模式。随着春节假期延长、学校推迟开学,“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成了自己迈向“主播”的发令枪。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五。今天get了一个新名词——“十八线女主播”。这难道会是自己2020年的“新职业”吗?OMG!“怎么当主播?”“对着手机自言自语吗?又不是网红,也不想当网红”脑海里闪过一连串的问题……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六。学堂在线从今天开启直播课程,助力教师开展在线授课。看来当“主播”之前,还是要先当学生的。

2月10日,周一。快递终于复工了,速速在京东下单,领回我的各种“主播神器”,开始搭建“主播平台”。

2月15日,周六。过去的两周里,我转战各个培训课程,不断修练“基本功”,努力掌握各种“主播要领”。和同事间的交流也变成了“主播,are you ready?”,相互学习相互取经。彼时,钉钉,zoom,腾讯会议,QQ课堂,雨课堂,异步SPOC也不再是不知所云的新名词。

2月17日,周一。在苦练基本功半个月之后,选了腾讯会议,约了10个同学来一次实战演习,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原本计划讲90分钟的课程,半个小时就被自己叫停了!此时的内心独白是——“太崩溃”。没有了熟悉的教室和讲台,看不到求知似渴的学生,不知道网线那端的学生是坐着还是躺着?是认真听课还是神游八方?自己是该点名提问,还是敲黑板?“主播”抑郁了!

2月18日,周二。经过昨天的重创,痛定思痛,今日工作安排——复习各种培训课程,翻看培训笔记。这样的一些细节映入眼帘:“在线授课不是线下课程的简单复制”“知识点要做好切分,建议10-15分钟为一个小节”“教师要做好自high的准备”……在实战演练之后,才明白这些表述的背后含义和需要付出的辛苦。

2月29日,周六。过去的10天里,重新整理课件,进行知识点切分,设计互动环节。拜托图书馆老师帮忙查找教材的电子版,建立课程QQ,组建技术小组陪我继续磨炼“主播基本功”……今天终于确定了直播平台和直播方案。

3月5日,周四,直播前的最后一天。上午录制了课前预热推送,介绍了课程的上课形式和注意事项,赶在中午之前发布了。下午又做了最后一次的测试,还特别邀请了家里的“神兽”出镜献声。今天的测试用了长江雨课堂,陪练的技术组同学也给很多好的建议。最后再检查一下直播准备list,都已完成。忐忑的等候明天的到来......

3月6日,周五。今天是第一次做“主播”日子。按照预演过多次的程序,仍稍显紧张,时光流转,仿佛回到了10年前第一次上课时的情景。8:10,播放上课铃声,正式开讲。

9:45分,闹钟提醒到了下课时间,结束直播之后长舒一口气。今天的直播虽然没有发生大型翻车现场,但还是有很多问题: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时,需要从长江雨课堂切换到QQ群,只有一台手机操作比较耗时,而且效果不好;讲课的同时关注QQ群和弹幕,有点应急不暇;课程的推进比计划略慢,要适时调整……

十八线女主播成功出道!想必连大校园里的草应该变绿了吧?物理楼门前的玉兰也该盛开了吧?办公室里的绿萝还安好吗?唯有自律,方能自由。让我们坚守自己的职责,期待重回校园的日子。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A Reserved 版权所有© 1996 - 大连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