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四史”主题教育——“走近时代先锋”活动,我校组织了学习“四史”第三届“连大朗读者”音乐诗歌咏唱会。同学们以时代先锋人物为切入点,从典型人物的事迹中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伟大抗疫历程,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发爱国热情。
战火纷飞的年代,你们是先驱、是英雄;和谐美好的今朝,你们是楷模、是榜样。小编崇拜英雄,也热爱和平,更时常自省——要缅怀,更要牢记,莫忘如今安稳幸福的生活从何而来。
此音之源
大地飞歌,时光荏苒,人民共和国的大厦,立地顶天。这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抛洒热血、不忘初心地奋斗得来的,他们用行动教导我们,要牢记历史,更要不懈奋进。于是,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党课”,成为了今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只有学好“四史”,我们才能在鉴古知今中把准规律;用好“四史”,我们才能在学史明智中谋事创业。此次“朗读者”音乐诗歌咏唱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思考之下应运而行的。

此声之魂
青春的我们,逐梦的方向——青春正值逐梦时

年少时,总以为鲜衣怒马、纵情欢乐就是人生。长大后,当思及去路何从,又不免心生慨叹——我的未来在何方?我能伸手触摸到梦想?开场曲《天耀中华》,在合唱中给我们追求梦想的力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的尊严我的荣誉,踏平那前路崎岖,为梦想和衷共济。听大海的潮汐,看高山的云起,我们用爱凝聚飞翔的羽翼。”2020年是颇多坎坷磨难的一年,但,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展现了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无数无名英雄站在了风雨潮头,激励着正值青春的我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时代赋予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心向党,不负韶华,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

当重锤砸碎压迫,当锐镰斩断枷锁,从那时起,信仰就是我们队伍高扬的战旗,它如血脉融入党的肌体。我们跃昆仑、跨黄河、登泰山、走长江,我们擎日月、绘江山、舞彩云、向天际——这是一种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坚定,只要心怀勇毅、坚信胜利,我们就必能战胜一切磨难,这就是《青春的信仰》。听着台上那充满朝气和激情的声音朗诵着让小编热血沸腾的语句,小编记得,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或许大家与小编一样,在平凡的岁月中行的久了,心中对奋斗的焦渴渐渐弱去,总需要有这样一声宏音常鸣心间。新时代去逐梦吧,让我们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向而行;正青春去奋斗吧,让我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频共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不一样的青春,一样的奋斗——奋斗的青春不负人生
打开奋斗者的名册,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份感动,如此动人心魄、委婉悠扬,那是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承,是祖国形象里的自豪,自信和自强。

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我们心中的偶像呢?集体朗诵《我的偶像》中,老师和学生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他们说,偶像该是一生探索、不断超越的人,该是坚毅勇敢、为了理想竭尽心力的人,该是敢试敢为、敢做先锋的人,该是为了别人的饥苦而奋斗、心怀天下的人,该是在逆境中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不惧牺牲的人。小编深有同感,并精心整理了偶像们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踏入历史的长河,在沧浪浮沉中体味久违的感动!

《时代的英雄——黄继光》,让我们看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为了炸掉敌人残存的火力点张开双臂拥抱正义的年轻英雄。“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他的生命留在了上甘岭的土地上,他的英勇牺牲、无畏向前却永远以鲜活的姿态留存世间。勇于牺牲,是他教会我的。

《我们都是雷锋》,由五位朗诵者用不同身份,声情并茂讲述雷锋的故事以及螺丝钉精神。他为老人指路,给大娘让座,在洪涛翻涌的水坝边日夜奋战,他做着平凡简单的“螺丝钉”,在你我之间,从寒来暑往,默默奉献,不求回报。那年你说要去参加孩子们的开学典礼,结果却第一次失了约,当《学习雷锋好榜样》在祖国大地唱响,雷锋精神便扎根在了我们心上。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于奉献,是他教会我的。

《初心的坚守——张富清》,讲述的是一位深藏功名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从九死一生的战场归来,胸前没有红花,生活中没有掌声,他用九十五年的足迹写就了他严于律己的履历。一只斑驳的搪瓷缸,一张没有交给组织的报功书,三枚被他珍藏的军功章,岁月不语,惟志能言,他关爱群众、建设家乡、关注教育,但从未对旁人提及过去的峥嵘岁月。小编在此对您致以崇高的敬意,老同志,您辛苦了!不忘初心,坚守信仰,是他教会我的。

在0.013平方公里的开山岛上,一面五星红旗伴随着太阳跃然于海天之间。就在这小小的岛上,一对夫妇忠诚坚守了32年。孩子需要呵护,他们却只能遥望,父母需要孝敬,他们却天各一方。他叫王继才,她叫王仕花,他们每天攀爬228级陡峭的石阶,一次次地证明精神的高度和意志的坚韧。国土必守,国旗必升,哪怕孤守艰辛,亦不惧!“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是他们教会我的。

学生时代的小编第一次在教科书上看到戴着草帽、举着植株蹲在稻田上的袁隆平先生。老师说,他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小编在心里还默默的想,原来普通的庄稼汉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威风呢!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不是庄稼汉像科学家,而是这位佩戴共和国勋章的传奇科学家太朴素了。只为一个民族有吃不完的食粮,只为小康中国永远富足兴旺,他从湖南到海南再到华北,踏过肥沃的黑土,也走过贫瘠的盐碱地,最终把丰收的喜悦,送进了千家万户。坚持不懈,不断突破,是他教会我的。

有一位姑娘,她戴着眼镜,一副清秀模样,却在扶贫路上走得倔强。在百坭村的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她访遍全村贫困户,把每一户的情况都记在本子;她离开繁华的北京城毅然回到农村,深入田间地头,投入扶贫工作,用里程表记录了新时代的长城路。她是百坭村的第一书记,她用生命记挂着那条未修完的路,和村里盼着她归来的村民们。在基层的岗位上挥洒汗水、忘我奉献,是她教会我的。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难以承受的伤痛,幸而有那样一群人,挡在了我们前面。他们那么年轻,却那么勇敢,他们那么聪明,却偏偏选择了最为艰难的“逆行之路”。疫情突至,这群医疗战线上的90后青年逆行者们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不畏艰险、背起行囊毅然奔赴疫情最前线,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向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为国效力、舍生忘死,是他们教会我的。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悸动和崇敬。那颗星,叫南仁东星,“天眼之父”的名字,成为这片星空中最耀眼的存在。借助天眼我们可以看得更多、望得更远,却不该忘记,有这样一个人,用了24年,8000多个日夜,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为世界天文史刻下新的标高,让中国的名字闪亮在天际。他熬尽了心血,倒了下去,借助天眼望向他向往的深邃和遥远,投去了他72年生命的最后一瞥。天眼仰望星空,敬畏着自然与科学;天眼傲视风云,展现着复兴民族的自信。为国奉献、献身科学,是他教会我的。

小编感言:岁月生命皆无往复,逝去的青春再难寻觅。在青春之时选择奋斗,于微末之处不忘初心,世间可幸之事,此已有二。有人的青春是血染的风采,有人的青春是恢弘的诗行,有人的青春是平凡的春光,有人的青春是难行的滩涂,不管是何面貌的青春,那为了梦想和希望不懈的奋斗和追求,是引吭时代不变的主旋律。
在奋斗中成长,建功新时代—— 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需要我们青年一辈接下这庄重的接力棒,沿着人间正道,以十四亿奋斗者和追梦人的名义,让中国的加速度跑出民族复兴的节拍,跑向两个100年的伟大目标。一起点亮青春梦想,青春建功新时代!
“大连大学,相聚在一起,我们的梦在这里启航,胜利彼岸就在前方;大连大学,相聚在一起,青春梦想万丈光芒,带着梦想勇敢飞翔。让我们携手奋斗不怕风雨阻挡,共创那属于我们的绚烂辉煌!”看了那么多可亲可敬的英雄故事,在这一刻,当如此“接地气儿”的吟诵内容跃然出现,小编好像真正明白了我们的“朗读者”到底在说些什么。我们伏于案上踽踽耕耘,总想将心中的感怀向更年少的一代人传递,这样的形式丰满而生动,结结实实的在每个人的心头敲出一道痕迹,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植其中。当感动的泪水漫过脸颊,我相信,你会永远记住这一刻。
再美好的故事也终有结尾,再动听的旋律也必有终结,在合唱一曲《点亮梦想》之后,第三届“连大朗读者”音乐诗歌咏唱会也落下了帷幕。小编从没见过这样别开生面的思政讲堂,让人不自觉就已经进入一段段已逝的岁月,在心潮起伏间就完成了思想的洗礼。
乘着“DLDX2020-2021”次列车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寒冬,也赏过春花,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也共圆了十四亿人的小康梦。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轻易撷取,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大连大学能有今日的发展离不开一辈辈连大人不懈的努力,这里有你,也有我。未来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奋斗吧,凝聚无穷的力量,铸就人间最美的明天。逐梦新时代,奋斗正青春,连大的未来在我们每一个连大人孜孜的奋斗里!
以声为笔,执画壮美河山
以音做笺,铺载逐梦时代
盼春潮浩荡,
你我共聚有名湖畔。
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主办,连大之声工作室承办,廉风工作室、步行人工作室、3C工作室、音乐学院、教育学院和日语学院协办。
素材|连大之声工作室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