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
文件通知: · 我校成功承办第一届海上一带一路灾害防御高端学术论坛    2020/11/30      · “大讨论”深入开展    2020/11/28      · 我校“大讨论”持续升温    2020/11/26      · 全校师生热议“大讨论”    2020/11/25      · “大讨论”在学校全面铺开、火热进行    2020/11/23
 
 
 首页 
 部门概况 
 宣传动态 
 理论学习 
 连大文化 
 媒体连大 
 规章制度 
 文件下载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校园广播台 
 校报 
 
  连大日记
当前位置: 首页>>连大文化>>连大日记>>正文
连大日记第104期
2020-11-23 09:17 党委宣传部 

11月16日

团队合作助力教师成长

英语学院教师 金威

10月30日晚,安静许久的团队微信群闪烁不停,忙碌一天的我漫不经心地点开微信群,随即整个人热血沸腾起来!团队负责人张莉老师兴奋地在群里告诉大家:“咱们团队从参赛的近30支队伍中成功晋级辽宁省高校本科大学英语挑战赛教师组决赛!”此时,距离决赛不到8天的时间,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争分夺秒地准备大赛。

基于此次比赛的教材要求,在大赛初期,我们临时组建了通用学术英语参赛团队并决定选择外研社出版的《通用学术英语》课程。这门课程的难度极大、挑战性极强,强调学术性和应用性,更能体现大学英语未来的发展方向。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走在了辽宁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前沿。

11月6日,周五,决赛前一天。

两天前我们临时接到通知,这次决赛由现场赛改为线上直播比赛。慌乱中,我校国际学院曹盈院长和孙洪和书记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天,我们团队第一次接触到了国际学院先进的智慧教室设备,电教中心的刘洋老师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技术设备,同时还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大家齐心合力,一遍遍演练,直至夜幕降临。张莉老师的终稿还在研讨和打磨中,很多环节还没有最终敲定,明天的决赛现场,五分钟要把课程设计的最核心的内容完整呈现,今晚对于她来说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我们大家都很不安……

11月7日一早,我们五人陆续到达国际学院,于辉老师做了充足的准备,她想得十分周到。我们都知道,今天必是一场艰难的“硬战”。一上午的反复准备,但大家心里还是很担心抽签环节——不知道会抽到几号?如果抽到一号或最后一号都不太乐观。中午12:30分,抽签正式开始。我和邱敏老师一起按下抽签键,希望抽到理想位次,然而越怕啥就越来啥,我们“荣幸地”抽到了一号。这还不够,似乎老天还要考验我们团队的信念和应变力——说课环节已经开始,对方却告知我们听不到声音,昨天调制好的设备突然就不好用了!然而我们临危不乱、群策群力,最终解决了这个棘手的突发问题。也许是好事多磨,此时组委会通知我们,按比赛要求我们必须最后出场比赛。既然如此,我们能做的就是稳住情绪、听从安排、安静等待、决不放弃。我们团队相互鼓励着,接下来的三四个小时,我们一起热场吧!比赛现场异常激烈,所有学校都使出浑身解数,一丝不苟,我们团队也没有丝毫怠慢,重新调整状态,反复调试机器,反复热稿,大家一起利用最后时刻研磨细节,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松一丝一毫。三个半小时后,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张莉老师的5分钟说课和魏兰婷老师的15分钟课程现场展示节奏把握准确、各个环节丝丝入扣、一气呵成。最终我们迎来了完美收官,获得了决赛二等奖。大家相互拥抱着对方,泪水蔓延在眼角,所有人都在笑。一切的努力和辛劳在这一刻如尘埃落地,一锤定音!但我们知道,一切只是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此时窗外已经是灯火通明,大家这才猛然想起今天是立冬节气。看到朋友圈其他朋友拍摄的热气腾腾的饺子,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也是暖暖的!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经历了疫情的考验,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短短数月,通力协作,共创国之奇迹,国家之强大、百姓之团结让世界震惊。上至国家大事,下至每一堂课,只有团结才能凝聚力量,只有合作才会创新发展。我坚信,团队合作一定会让我们每个人走得更远。

11月17日

湘西流水,缓缓归矣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19级学生

孔祥锐

这,是最快捷的时代,高铁飞驰,天宫交汇;这,是最忙碌的时代,脚步疾奔,不舍昼夜。很庆幸,李索老师的分享让我停下步伐,认真品读《边城》这本名著,让我不断奔走的灵魂终于可以得到一丝休憩之息。

初闻《边城》是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不知道如何去形容,只觉得不管是文笔还是情节,都是干净且美好。谈及作者沈从文,最熟知的便是那句柔软的情话了:“我走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纪的人。”现在想想,能写出如此情话的人,其文章怎能不好看。

尽管读之心切,但我知道,读沈从文先生的书,是急不得的,定要缓缓地读,细细地品。《边城》,尤是如此。

《边城》的故事简单,但却露出难以言确的美,先生用朴素的文字带我游览了那座湘西小城,平淡又不失起伏,纯粹且不失美感。在那里,人与人之间流淌着最朴素的情感,而在如今时代,人与人之间友善、信任的缺失更显得这种情感尤为可贵。

名家的书总有一种魔力,让你一旦打开便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合上书,已是晚上九点,不知不觉已在图书馆坐了一个下午。但,当我把思绪从书中抽出,缓缓扫视真实的世界,没有了最开始的浮躁,连呼吸都平和了许多。或许是那湘西清澈的河水,慢慢洗净了我心中沉淀的铅华,让我沉淀下来,收起了浮躁之心,更好的面对第二天的课程与工作。可能,这就是阅读最大的魅力吧。

当我们习惯了短视频、碎片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快感,习惯了刷着微博浏览着大V对国内外事件的各种评论,于是我们时刻保持着精神紧张,不停地匆忙奔走。可当我们停下来想想,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如同沈先生在题记中谈及:“他们向一本书去求取安慰于知识的热忱,却一定使他们能够把这本书很从容的读下去的。”是的,当我从容地读完这本书,在我这颗慢慢躁动的心重新沉淀下来,我才慢慢理解了沈先生的初衷,才得到许多真知——《边城》,不就是一个很慢很慢的理想世界吗?

很感谢李索老师的推荐,让我们可以放下电子设备,静下心来欣赏一本经典,于当今浮华浮躁的世界中留有一丝平静,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读懂这本经典中蕴藏着的能量和宝藏,随之神往倾心。

11月18日

连大爱之初体验

学校办公室教师 慕璐

秋风阵阵,送来习习微凉;默默清香,迎来点点希望。风,染了红叶,醉了青山;人,褪去年少,抛却轻狂。算起来,离开校园已经有两年半的时光。再次踏入校园,一切是那么可爱、那么熟悉,那么的,让人激动。

“大连大学”这四个字,早在儿时就已烙在了我的脑中。我家第一个大学生,我亲爱的叔叔,正是毕业于大连大学。很荣幸能够来他的母校工作,虽然我见不到他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但我可以代替他,继续聆听这里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继续在这里工作、生活。“文明、自强、求是、创新”这八字校训时刻回旋耳畔,不仅激励着叔叔在社会上打拼,也激励着我,在连大的沃土上努力耕耘。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在校园里完成从学生到教职工的转变,其实挺难。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并没有让我觉得校园很陌生,加之身边又都是朝气蓬勃的学子,偶尔有人张嘴喊着“同学”向我问路,把我又带回了学生时光。这一批入职的同事中有不少同龄人,我们拥有激情、怀揣梦想,同时也有着未脱的稚气,像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毕竟是成年人,要慢慢完成身份的转变,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相信“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的连大核心理念,一定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每天七点半,连大校园内都会准时响起激昂雄浑的《义勇军进行曲》。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意识到中国有多么强大,也让我骄傲于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或许,功成名就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梦想和心愿,但“爱国”这两个字,一定会牢牢刻在我们的骨子里,激励我们永远向前。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我喜欢连大的秋景,走在铺满落叶的路上,听着不绝于耳的“沙沙”之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偶尔有几只喜鹊伫在一旁四处张望,警惕着远处的猫咪,猫咪却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悠闲地闭着眼睛,享受着午后温暖的阳光。一旁有几位小同学驻足观看,猫咪也丝毫不怕,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不正是我们渴求的吗?

滑忆雕菰饭,香闻锦带羹。虽然这个形容稍稍有些夸张,但连大的食堂阿姨真的是——手不抖!北区食府一楼档口的阿姨,和蔼可亲,每次见到我都会亲切的招呼一句:“来点儿啥?”满满一大勺菜装进盘里,惊的我一直摆手求她少给点儿。这恐怕是东北人与生俱来的热情吧,够劲儿!

相信大连大学还有更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探寻和发现,现在要做的就是转变思维模式,做好本职工作。虽我已不再是学生,但要学习的东西依旧还有很多。愿良师益友常相伴,不负韶光为国强!

心在路上,梦在远方。

11月19日

相约连大

医学院医学检验2020级 秦嘉豪

白驹过隙,光阴辗转,昨日的我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在高考的独木桥前挥汗,而今日,十年寒窗终成此一役,饱含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和无限遐想,背负着亲人的嘱托,带着朋友的祝愿,我跨入了大学的大门。经历了肆虐半载的新冠疫情后,我来到了人生新驿站——大连大学,在这一崭新的舞台上,大学生活徐徐拉开帷幕。

饱读了“文明、自强、求是、创新”的校训,耳闻了连大风过叶隙的萧瑟,看到了大黑山的怡人美景,我开始更多的去追逐梦想。我开始接受更精深的教育,以新的语言、新的行动、新的风貌、新的身份去迎接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学习。然而作为一个初入连大学府的孩子,面对新生活,总会有茫然与彷徨。我离家远行,羽翼未满,需要真正用自己的力量面对风雨。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会有不计其数的困难等待着我,在我扬帆学海的航行中,总会有可能折断桅杆的风和掀翻航船的浪。但我相信我会同连大一起经历,一起成长,一起面对风雨,一起扬帆远航。

太阳每天升起,驼住了千万次日落,大学时光充满了挑战和欢愉。盛夏的流火、金秋的丰硕已经结束,凌冬将至。从北区到南区,从图书馆到会堂,我日常走过最多的地方就是医学院勤学楼,再就是南操的跑操点,总是为逃避跑操找各种理由——早上太冷,晚上太黑。我总是有许许多多的理由去懒惰,但倏忽间我发现,大学里同我一起作息,跟我一道上课的同学们,都卯足了劲的努力。

当我进入图书馆,总有同学们在图书馆里面认真学习;当我走过有名湖,便会发现亭子旁边有同学在谈论理想;操场上永远有同学在跑步,清晨安静的走廊里永远有人在背单词……所有我所见我所听,都是积极向上且自然的时光。这就是我所憧憬的大学生活,这就是我要为之努力奋斗的大学生活。

在这懵懂的成长中,我成为班级的服务者,加入了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进入了图书馆学管会,也体会了我儿时期盼的辩论带来的困难与快乐。对大学的一切都憧憬且好奇,不想与每一次变优秀的机会失之交臂,但实际上却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错失机会,因此便要努力提升自己,认识更多有趣的人,跟更多优秀的人学习,想站在高处、望向远方,想做到自己想做事,热爱这平凡但热闹的一切。

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作为医学院的学生,当我面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句希波克拉底的名言时肃然起敬。我这一届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也许正是因为我的经历,终使我成为了一名医学人,成为一名检验人。我记得我第一次领到属于我自己的白大褂的时候,“实习医师”四个字印于胸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这份油然而生的责任感才令我模糊的发觉——这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更是一份责任,这责任是我一辈子都要追求的荣光。

想起一部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我爱你。如果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限期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在我看来,我的这份爱就是对医学的热爱,对医生的敬重。这是我对未来的希冀,是责任与担当。

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洗礼,更见青松巍峨。经过军训的磨练,我更加成熟、稳重而自信。我来到连大,相遇连大,爱上连大,将在这大学时光里有最好的经历,不辜负这段珍贵的时光,我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水漾青春的见证,我的心底深藏着理想与信念。

11月20日

直面挑战 突破自己

日本语言文化学院2018级 姜雨辰

在得知我获得了本次辽宁省“早道杯”日语演讲比赛的特等奖时,内心的兴奋与激动难以言述。其实,我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女孩,对参加演讲比赛这样的活动很陌生,甚至略觉忐忑,总觉得自己在紧张之下可能会把烂熟于心的讲词忘掉,大脑空白一片。

今年的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我参加过一次线上的演讲比赛,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在我从老师那里得知了下半年即将举办一场“早道杯”日语演讲比赛时,我萌生了打算再试一试的念头。毕竟,人总是要克服困难,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嘛!

于是,我抱着突破自己的想法,找姚老师报了名。初赛时我递交了一篇文章,很幸运地,我顺利进入了决赛。准备决赛演讲稿的过程比较艰辛,因为时间紧、难度大,我的初稿完成的不是很理想。幸好,姚老师在关键时刻不遗余力地帮助了我。检查我的稿子后,他发现存在许多问题,整整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帮我修改,走出办公室时天已经黑透了。

第二天,我联系了日语外教岩佐老师,想向他学习正确地道的语音语调。远在日本的岩佐老师用休息时间在线上耐心地一遍一遍纠正我的发音。此时,距离递交材料只剩一天时间了,我睡觉之前还在脑子里默背着演讲稿,想着一定不要辜负老师们的辛苦,好好准备!

终于,我的努力有了回报,真的,真的特别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帮助,我也从这次演讲比赛中收获了许多。我们一定不要因为害怕而不敢做事,要勇于尝试。我相信努力是一定会开出娇艳的花的!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A Reserved 版权所有© 1996 - 大连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