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开学第一天
睁开眼,天花板上的蓝色壁纸让我意识到,开学第一天,我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姐了。
洗漱、换衣服、化妆、收拾书本、和室友一起一边喊着“几点上课来着?走走走,快来不及了!”一边冲出寝室,匆匆忙忙赶到食堂却被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吓了一跳……
少了份假期的懒散,多了份开学的紧张;少了份平时的轻松,多了份学习的认真;少了份昨日的困倦,多了份工作的严谨。从之乎者也的古代汉语到“resume”“self introduction”的职场英语,生活又回到了它该有的样子,忙碌但充实,疲惫却满足。
时间过得真快,去年还在校园里迷路的我,今年已经坐在校门口的帐篷下迎接新一届学弟学妹了。他们稚嫩的脸上带着对新学期的期待与好奇,他们闪亮的眼睛中透露出对大学生活的渴望。七月有风,八月有雨,幸好,九月还有你们。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开学快乐!
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7级张海心

9月4日
新课程
第一堂化学实验课很简单,但是老师的话让我感触很深。
“化学实验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思考”。当在实验中发现与预料过程所不符,那么必定是过程中出现错误,而寻找并解决的这个过程是书本无法给予的。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实验过程中,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会创新也是一个关键”。实际上,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实验时间是充足的。如果说创新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难事,那改良总是有可能的。作为一个求知者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首先要坚守原则,其次要敢于突破。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踮起脚尖即使触不到天空,也能拓宽自己的视野。
生于酸碱翻熔岩,活跃靛蓝圆舞间。每一次的实验,或许有危险、或许有失败,但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药171 葛笑妹

9月5日
助导生涯是情怀
终于可以趴在床上了,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再也不想起来。这两天走上走下,每天步数都在两万左右。
晚上,我带我班级的小孩儿们进行了第一次团训,想让他们尽快相互熟悉起来,人设“破冰”。在团训中,我仔细观察我班里的每一位新生。有积极活跃的孩子,也有内敛沉静的;有勇于表达的孩子,也有善于倾听的;有掌控全局的孩子,也有协作配合的。
看来看去,觉得我班学生每一个都很可爱!他们有进取心。在班内分组比赛会全员出招,想方设法过“穿越火线”游戏。他们有团队精神,有集体荣誉感。虽然班内比赛已经小组完成,为了让整个班都完成游戏,会主动帮助他组。他们体贴,乐于助人。在“穿越火线”中男生主动弯下背让女生踩背通过,游戏过程中一次次碰线,男生们一次次咬牙坚持,还安慰女生们没事,他们是爷们儿;女生们也体贴男生,结束后有送水有给纸巾的....
愿今年春秋不负,携手带着你们走。
国际学院国会171吴炜焱

9月6日
新环境新学期新开始
我被眼前壮丽的图书馆所震撼,它作为文化知识的代表迎接着我们刚刚入学的新生,同时也提醒我们勿忘学习的重要性。以前我没想到过图书馆对一所大学意味着什么,但现在看到她就在校园里最中心的位置上,又是这么令人惊叹,一下子让我想到她在学校里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真想走进去,更多地了解她。
在校园中游览,优美的环境,整洁的宿舍,步履匆匆赶去上课的学长学姐,更是增加了我对未来四年学习生活的憧憬。
当我遇到困难,向路过的四位学姐求助时,她们认真倾听了我的问题,并耐心地回答了我。这不到一分钟的交流时间,让我觉得自己被尊重,有很温暖的感觉。希望我自己在大二大三时也能以这种面貌对待遇到的新生。
建工学院建环181 吕新雨

9月7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听她讲课,无论是讲到哪里,是徘徊在国民之间不断执着追问“这之后会怎样的”鲁迅先生;还是自愿囿于一方湘西山水世界,去追寻那不断在乡村与城市的交变中失去的人性的真善美的沈从文先生;亦或是行走于康桥湖畔的徐志摩,她仿佛都能走近他们的世界,与之共舞。不仅如此,洪雁老师甚至能够随时背出那些写的精妙绝伦的句子,或是文章,信手拈来,随兴而起,叫人佩服不已。在洪雁老师的教学之道里,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我们与她是对等的,无论讲到什么内容,她都会始终以平等的姿态带我们走近文学这个宽广博大的世界,将知识娓娓道来,同时托出其中所蕴含的关于文学,关于生命的本真。
洪雁老师虽然在讲课时比较严肃,但却从不给人以距离感。有时候上课,第一排的同学总会因为不小心掉下本子或笔,但因为是上课,又不好意思起身去捡。洪雁老师就会不动神色地向那边移过去,弯腰捡起,轻轻地放在桌子上,然后继续从容地讲课,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过。这时候的洪雁老师啊,优雅里带着一种亲切的感觉,隐隐约约穿透这一次次的课堂,叫人心头生出暖意来。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7级舒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