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连大学党委第一时间发出通知,要求各党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认真组织广大师生收听收看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上午9时,学校党委组织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市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同声传译基地集中收看了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校领导潘成胜、苑迅、李玉光、宋协毅、吴高飞、柏丹,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张祖立、党委常委校长助理麻凤海、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玉娟、秘书长马荣霞等领导,和师生一起收看了报告。

机关党委、校团委、各学院党组织积极响应,纷纷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分别在会议室、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等组织收看了十九大开幕会盛况。收看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后,大家深受鼓舞,并进行了热烈讨论。学校各相关部门、各学院、各党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及时组织座谈、讨论、交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报告精神,并发表感想。
——大连大学纪委书记吴高飞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战略性都很强。
思想性:这是统一思想的宣言书。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把思想统一到这次大会的主题,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全篇讲话中始终贯彻这一主题。
理论性:这是第一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将成为我们党章的重要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放在一起,成为我们党要长期坚持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14个内容,把五年治国理政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作为一个新的理论思想写入党章,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执行的。
针对性:全篇报告贯彻问题导向。从问题出发,破解问题,拿出对策,对策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可行性。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党建、外交等各领域阐述了我们需要贯彻的总的指导思想、方略、对策。
战略性: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站在国内、国外两个角度,提出两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国家未来发展的路径图和时间表。
我认为,这次报告也是习近平代表中央,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实现中国梦的动员令,动员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去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听完报告,非常振奋。现在只是初浅的认识,下一步通过学习,消化、理解,进一步把习近平的讲话贯彻落实到大学的各项工作中去。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中才
纵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我体会有如下几个突出亮点:
第一个亮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的发展阶段做出了崭新的判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标志就是“强起来”。相对毛泽东时代的“站起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时代的“富起来”,这样一个新时代,具体表现为五个时代:第一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时代;第二是由基本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的时代;第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第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第五是中国道路为人类发展做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之贡献的时代。
第二个亮点,对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做出了新界定: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此重要思想主要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国防、外交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个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党、我国在未来决胜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全面现代化强国提供一个基本遵循。
第三个亮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判断、新界定。之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伴随新时代的到来,这样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新变化。根据报告,我们国家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样一个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大政方针都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迟乃玉
党的十九大报告催人奋进,让我备受鼓舞。报告内容充实详尽,站在唯物主义观点上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刻剖析。“万水千山”最美是中国特色道路,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和同事们一起,坚持以清晰的认识,指引学院“高”设计,在学校建设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的发展目标引导下,建设“东北一流、国内领先、接轨国际”的优秀学院。积极承担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科技创新服务的职责,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实现创新发展的跨越。齐心协力,坚持拼搏,以奉献求发展,建设和谐的学院文化。坚持实干的精神,引领全院教师“严”要求。坚持美好的愿景,带领全院师生追真理。坚持“传道、授业、解惑”,全力以赴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全心培养好每一名学生。
——机关党委书记 席继宗
举世瞩目、万众热盼的党的十九大胜利开幕了。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感受最深的就是贯穿整个报告其中的“人民”二字:从“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全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顺应人民意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述和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两步走安排中“以人民生活”为标准……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光芒,处处体现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根本宗旨。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要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党的“一切为了人民幸福和美好生活”的目标,引导人民群众紧跟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是我们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收看十九大开幕会,站在新时代的发展起点,“人民”让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肩上有了更多的责任,也让我们对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大连大学纪委副书记张言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我们既要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个新时代,我们要建成小康社会,到那时,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至创新型国家前列。这个新时代,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个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更加广泛,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定步伐。这个新时代,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基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但在迈向新时代的征途上,也有崎岖和坎坷,需要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戮力同心,迈向新时代。
我作为一名党员,要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理论指南,做好基层监督执纪和督察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新时代。
——学生会主席、机械工程学院2014级机械工程专业学生陈喆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党中央领导国家富强、民族进步信心,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我们也明白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我们国家仍旧任重道远。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未来国家的主人,我们要按照总书记嘱托,勇于承担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为实现祖国和平崛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而奋斗!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161班学生 梁楠
作为青年学生,作为优秀莲子培养计划中的成员,我们要积极围绕在党的身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进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青年人,我们要勇于担当重任,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培养自己高度的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对于生活中,网络中的不正当言论有自己的判断。如今,我们的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居安思危,踏实做好每一件事,学会反思。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学生团委副书记,物理学院光电141班学生唐瑛泽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我深受鼓舞。作为 青年人,我们要将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学习工作中,成为有担当、负责任的一代青年。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人生价值遵循,实现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目标下,在青年个体感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生活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