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丹桂飘香
今昔
我们在海滨之城
在巍巍黑山脚下
以舞为礼
盈盈蹁跹,澎湃激昂
用最火热的红心
最青春的面庞
汇聚起爱市、爱校
的奋斗力量
为推进市校协同育人,帮助来连求学的高校新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让高校新生从入校伊始就奠定深厚的爱校、爱市情,10月15日下午,学校在会堂内举办“美丽金秋·初见大连”大型原创红色主题舞蹈展演,为师生们献上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同观看了演出。本次舞蹈展演由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和音乐学院联合主办,大连大学舞蹈团、音乐学院舞蹈系承办,是我校第一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背景下的重磅展演,是“四团”建设成果的精彩展示,也是舞蹈学院教学成果和学生艺术实践的又一次生动体现。

第一篇章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血脉里的珍宝,无论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属于中华民族共同的红色记忆亘古绵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求索。随着三声钟鸣,第一篇章拉开序幕,这一篇章分别由群舞《黄河》《山河黎明》《红色记忆》组成。展演在气势恢宏的舞蹈史诗《黄河》中拉开了帷幕,舞者们用刚劲的舞姿演绎出这条生命之河、英雄之河、精神之河中孕育而生的伟大民族精神;《山河黎明》神形兼备的舞蹈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大山大河、国土疆域,无限风光无限好,表达出天际微明、万物将醒,且带人民谋复兴的凌云壮志;如惊鸿一瞥,如行云流水,舞蹈《红色记忆》震撼来袭。透过柔韧有力的舞蹈动作,先辈们真实细腻的情感流露无遗,同时也塑造出为建设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形象。

群舞《黄河》

群舞《山河黎明》

群舞《红色记忆》
第二篇章 追梦民族
中华民族是华夏大地上五十六朵鲜艳的奇葩,一同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与复兴的史书。第二篇章《追梦民族》在会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族风情秀,由雄浑豪迈的蒙古族舞蹈《图腾》、充满汉朝风采的群舞《追梦霓裳》、展示美好渔家生活的《十八落大潮》、饱含浓郁藏族特色的独舞《热巴鼓韵》以及象征着民族大团结、各民族和谐共荣的群舞《民族舞魂》组成。各具风味的民族歌曲与舞蹈,为观众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享受,徜徉在民族风情的艺术海洋里,大家的心贴的更近,愈加激发了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与感动。

独舞《图腾》

群舞《追梦霓裳》

表演唱《十八落大潮》

独舞《热巴鼓韵》


群舞《民族舞魂》
第三篇章肩挑希望
我们的祖国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沧海桑田,我们的城市跨越山海拥抱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大地上燃起生生不息的希望,由最初微弱的火种到新时代下升腾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用双肩挑起国家、民族和城市家园的希望,携手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蓝图。第三篇章由独唱《祖国万岁》、群舞《肩挑希望》组成。当《祖国万岁》的歌声响起,浓烈而真挚的感情透过字字句句唱响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观众们沉浸其中备受鼓舞;舞蹈《肩挑希望》踏实浑厚的舞步、充满力量的动作、真挚而坚毅的神情,擘画了人民辛勤耕耘、不懈拼搏、共谱新生活的壮阔图景,表现了中华儿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独唱《祖国万岁》

群舞《肩挑希望》
舞蹈展演在群舞《站在草原望北京》中落下了帷幕,舞蹈演员们通过现场教学的形式,带领观众们共同起舞,激情燃烧的歌舞和动听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将现场节奏推向高潮,台下观众们也随声附唱,他们将最美的笑容化作最真挚的谢意致敬每一位表演者的辛勤付出。

群舞《站在草原望北京》
舞蹈展演为初见大连的新生们送上了秋日里的一份美好,展演的红色主题舞蹈由娄杨老师原创或改编,徐荣老师担任艺术指导,赵晓莹老师以及舞蹈系其他老师们指导排练完成。15日上午会堂内还为师生献上了娄杨老师原创舞蹈作品专场展演。据悉,本次舞蹈专题展演中的许多节目曾在各大活动中多次斩获奖项,其中《追梦霓裳》荣获中国舞蹈最高奖项荷花奖三等奖、《肩挑希望》荣获辽宁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红色记忆》获得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

“美丽金秋·初见大连”大型原创红色主题舞蹈展演让艺术同心灵环环相扣,让青春舞步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为思政课堂提质增效、为艺术教学奠基引航,实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完美融合,引导广大学子传承红色血脉,厚植家校情怀、深耕城市大地,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扎根奉献,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勇立时代浪潮
追求卓越成长
感悟校地魅力
担当青年使命
文 稿|于 淼
编 辑|陈 晖
封 面|邓天峰
摄 影|梅树屯 郭 健 于 淼
技 编|于 淼
校 对|赵恒雪 龙 宇
责 编|宇 宸